關于類風濕因子(RF)干擾物質,以下是詳細的信息歸納:
一、定義與性質
定義: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是一種抗人或動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決定簇的抗體,即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RF最初由Rose等人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患者血清中發(fā)現(xiàn),是類風濕關節(jié)炎相關自身抗體之一。
性質:
RF可以是五種免疫球蛋白(Ig)中的任何一種類型,包括IgA-RF、IgG-RF、IgM-RF和IgE-RF。其中,IgM型RF最為常見,具有高凝集、易于沉淀的特點,因此研究上主要測定IgM-RF。IgG-RF和IgA-RF也相對較常見,但用凝集法往往檢測不出,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放射性免疫試驗(RIA)等方法檢測。
二、產生原因
RF的產生可能是由于病毒、支原體等持續(xù)感染刺激機體產生了抗體IgG,當抗原與抗體形成復合物,使自身的IgG變性,變性的IgG又成為新的抗原,促使機體再產生抗IgG的抗體(即抗抗體),這種抗變性IgG的抗體即為類風濕因子。
三、干擾作用
RF在免疫檢測中常作為干擾物質,其干擾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假陽性反應:RF可以與ELISA系統(tǒng)中的捕獲抗體及酶標記二抗的Fc段直接結合,從而導致假陽性結果。
交叉反應:RF不僅與變性的IgG分子反應,也與自身IgG或異體IgG分子反應,還可與其他抗原如核蛋白發(fā)生交叉反應。
四、解決方法
針對RF在免疫檢測中的干擾作用,可以采取以下解決方法:
使用F(ab')2片段:用F(ab')2替代完整的IgG,以減少RF與抗體Fc段的結合。
固相吸附劑處理:標本用聯(lián)有熱變性IgG的固相吸附劑處理,或將熱變性IgG加入到標本稀釋液中,以吸附RF。
加入降解劑:在檢測抗原時,可以在標本稀釋液中等降解劑,使RF降解。
其他方法:如使用特異的抗體片段、在標本中加入過量的動物Ig以封閉可能存在的RF等。
五、應用與注意事項
RF在多種系統(tǒng)性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均可檢測到,常見于類風濕關節(jié)炎、干燥綜合征及混合性冷沉淀球蛋白血癥等。然而,RF也可見于健康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其假陽性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因此,在臨床應用中,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RF的檢測結果,以做出準確的診斷。
此外,由于RF的干擾作用,在進行免疫檢測時需要注意避免其干擾,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同時,對于RF的檢測方法也需要進行標準化和質量控制,以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綜上所述,類風濕因子(RF)作為一種重要的自身抗體,在免疫檢測中常作為干擾物質出現(xiàn)。了解其定義、性質、產生原因、干擾作用以及解決方法對于提高免疫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